像罗非鱼鱼苗的小鱼(长得像罗非鱼的观赏鱼)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像罗非鱼鱼苗的小鱼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像罗非鱼鱼苗的小鱼的知识,包括长得像罗非鱼的观赏鱼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如何防止罗非鱼鱼苗相互残食

由于罗非鱼天性贪食,常发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尤其亲鱼在孵化期间,由于缺乏饵料或极度饥饿,亲鱼吞食幼鱼的情况更为严重。罗非鱼鱼苗在5克以前(全长约5~6厘米),也有很强的残食同类现象。所以在标粗培育阶段,为了避免鱼苗间残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育生物饵料

施肥,使养殖水体生物饵料大量繁殖,降低透明度至25~30厘米(最好不要以清水标苗),这样可以减少鱼苗相互攻击对方的概率。同时,大量的生物饵料如桡足类及小型枝角类,都是罗非鱼鱼苗的适口饵料,可缓解鱼苗饥饿而相互残食的现象。(2)要加强饲料投喂管理,避免因饥饿发生的残食现象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投喂时应注意掌握慢—快—慢的投喂方法。即刚投饵时,由于鱼群聚集食场数量较少,此时慢投;投饵15~20分钟后,此时大部分鱼都已在食场周围,应快投,并尽量扩大撒饵范围,以满足鱼的摄食需求;再过一段时间后,大约有50%~60%的鱼基本吃饱时应慢投,直至80%~85%吃饱时可停投。这种做法可节省饲料成本,促进鱼类均衡生长,克服大鱼吃小鱼的矛盾,减少鱼类相撞擦伤概率,防止鱼病发生都是十分有利的。(3)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

罗非鱼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3万~5万尾/亩,如果密度太大,就会增加鱼苗相互攻击的概率,同时在饵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甚至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4)适时筛选分池

由于罗非鱼生长特性、饲养管理等原因,使罗非鱼在养殖中存在生长速度不一致,规格参差不齐,应每隔15~20天拉网1次。如发现体质较差,规格参差不齐,可用筛分离,分塘饲养,避免大鱼吃小鱼现象。

这是什么鱼

可能是米鱼,一作鮸鱼(音 miǎn),形似鲈鱼,但肉质略粗糙,体色发暗,灰褐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余各鳍灰黑色。米鱼体形为两侧扁平向后延长状,背、腹部浅弧形。

体侧扁,略延长。口腔内为鲜黄色;上颌外齿为犬齿状,尤以前端2枚最大。体背部为银灰褐色,腹部灰白。背鳍灰黑,软条的基部具数列小圆鳞,占软条高度的1/3。尾柄细长,尾鳍楔形。

米鱼米鱼米鱼5张

米鱼

喜栖息于混浊度较高的水域。能以鱼鳔发声,性凶猛。白天下沉,夜间上浮;每年4~5月由深水区游向近岸作生殖洄游。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米鱼的成体一般通常体长50厘米,重2千克左右,大者可达80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体长为体高的3.4—4.2倍,为头长3.4—3.7倍。米鱼的头中等大小,略侧扁,较尖突,长着圆鳞。头长为吻长4.1—5.2倍,为眼径5—5.4倍。

米鱼的眼睛较大,位于头前半部上侧,眼圈大,眼径略小于吻长,眼膜透明度高,红而明亮,眼间隔等于或大于眼径。米鱼长有2个稍圆的凸鼻孔,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长形,紧挨着眼睛。

米鱼的口大而微斜,上下颌约等长,口闭时上颌微突。上颌骨后延,伸达眼之后缘下方。米鱼的吻短而钝尖,吻褶边缘游离成吻叶状,吻上中央具一小孔,上行数孔不显著。米鱼的上颌外行牙较大,呈犬牙状,口闭时大部外露;内行牙细小,呈牙带:下颌内行牙扩大,也呈犬牙状,外行牙小,有带状牙群。米鱼的唇较厚,口腔灰白色。舌发达,游离,有4个颊孔,前方2孔细小,后方2孔呈裂缝状。中央的领孔及内侧的颠孔呈四方形排列,没有颌须。

米鱼的鳃孔很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接。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上缘有一个扁棘。有7条鳃盖条,还长有假鳃,鳃耙细长。

米鱼除吻部及鳃盖骨被小圆鳞,颊部及上下颌无鳞外,全身都长有栉鳞,鳞片细小,表层粗糙,各鳍基部长有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的二分之一长有小圆鳞。尾部小鳞伸达尾鳍的中部。

米鱼的两个背鳍连在一起,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较腹鳍的起点稍稍靠后,鳍棘部和鳍条部有一个较深的缺刻,背鳍前部的鳍棘上缘为黑色,后部鳍条的中央有一条纵行黑色条纹;胸鳍尖长,比腹鳍长,基部黄色,边缘黑色,胸鳍腋部上方还有一个暗斑;臀鳍长有2条棘;尾鳍呈楔形,基部为黄色,边缘颜色稍浅。米鱼长有9—10条鳍棘和28—30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三鳍棘最长,约为眼径1.7—2倍。臀鳍起点在第13—14背鳍鳍条的下方,长有2条鳍棘和7条鳍条;臀鳍的第二棘细长,约为眼径1—1.3倍。

米鱼的体腔中等大小,腹膜灰黑色。肠粗短,在腹腔中盘绕两次。胃呈长囊状。有5个长而大的幽门盲囊。鱼鳔很大,呈圆锥形,前端不突出,呈短囊状,后端尖细,鱼鳔侧长有34对侧肢,每一侧肢具背分枝及腹分枝,背分枝和腹分枝又分出细密小枝,交叉成网状。脊椎骨有24—25块。

为什么小罗非鱼养在一起会自相残杀

有一个就是以大欺小,这很普遍,生存法则。饲养环境太小,在领地小的情况下,罗非鱼有可能互相撕咬,建议换一个大一些的鱼缸。罗非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