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讽刺人)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的问题,以及和阳春白雪讽刺人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主要为宫廷演唱,老百姓难得一见。所以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现在也被引申为一些高雅的事物。

下里巴人:同样是楚国的歌曲,但主要在民间流行。故用来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现在也被引申为通俗的、大众化的事物。

扩展资料: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

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

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其结论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是形容什么的还有一句是什么

阳春白雪”后来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下里巴人”则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注释: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有人唱在郢中的,他开始说:《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

宋玉用了三个故事,自比为高雅之曲、鸟中之凤、鱼中之鲲、人中之圣,说明自己情操高尚,与那些鼠目寸光的谗佞小人有天壤之别,故遭到他们的诬陷也就不足为怪。楚顷襄王听完后就不再追究宋玉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都出于此文。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句话的出处和含义是什么

两者同出自——宋玉对楚王问《楚辞》含义:“阳春白雪”是古代琴曲,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创作,也有说是齐国刘涓子所作。唐代显庆二年(657),吕才曾依照琴中旧曲为“阳春白雪”配歌词。“下里巴人”指的是战国时期流传于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指乡里、乡村,“巴人”指巴蜀的人民。

《下里》、《巴人》是当时流传于楚国的民间歌曲,因此会唱的人很多。而《阳春》、《白雪》是相对高雅的音乐,会唱的人就很少。后世的人就以此为典故,用“阳春白雪”来泛指高深的或高雅不俗的文学艺术或音乐,用“下里巴人”来代表通俗的大众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并且二者时常对举。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