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海角七号导演,以及海角七号故事原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海角七号的导演是
魏德圣。
根据查询爱奇艺得知,魏德圣是中国台湾的电影导演,执导了《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于2008年上映。魏德圣以其细腻的导演技巧和对中国台湾乡村生活的真挚描绘而受到认可。《海角七号》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青涩爱情故事,成为当时中国台湾电影的一大成功之作。
海角七号的导演是谁
魏德圣(Wei Te-Shen;1968年8月16日—),台南县永康市人,台湾电影导演。远东工专(现远东科技大学)电机科毕业,服役时在军中认识一位世新毕业的同学,听其终日谈论电影,退伍后即进入一家小型传播公司担任电视节目助理,开始步入影视圈。初入传播公司时,魏德圣接触到电视剧制作,因而也开始提笔写剧本,并自行以录影带拍摄习作,其中剧本‘卖冰的儿子’曾获得1994年度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录影带作品《夕颜》也获得第十八届金穗奖优等录影带。
1993年金鳌勋筹拍军教片《想飞——傲空神鹰》,魏德圣担任该片场记,认识了杨德昌电影工作室人员,因而在工作结束后进入杨德昌电影工作室担任助理。
1995年到1996年间,日本导演林海象来台拍摄台、日合作片《海鬼灯》,魏德圣获得机会出任该片制作助理,之后在杨德昌筹拍的新片《麻将》中,又于短期间从场务、助导而升任副导,庞大的工作压力所伴随而来的学习机会让他获益良多,也为他日后从事电影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离开杨德昌电影工作室后,魏德圣由于充满理想性格且具有坚持自我理念的傲骨,致使委外作品不多,但细数魏德圣自行执导、拍摄的作品,仍可以清楚见到魏德圣不断自我突破、自我成长的轨迹。魏德圣以16mm底片拍片,短片作品包括《对话三部》、《黎明之前》、《七月天》等,除了同获金穗奖肯定外,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影展的重视。
1997年魏德圣在电视上看到东部原住民为“还我土地”的运动,2000年他完成讲述“雾社事件”始末的剧本《赛德克·巴莱》,获得当年优秀剧本奖。之后魏德圣在策划由好莱坞出资、依照好莱坞制作模式拍摄的《双瞳》后(同时也担任副导演一职),他有感于台湾电影长期以来缺乏大笔资金挹注,电影工作者及技术人员在窘迫的工作环境下饱受压抑,亟须有一部能跃登国际的大格局制作让他们释放能量,证明自己的能力,因而决心放手一搏,独力投入200多万元资金,依照国际级制片规格,完成五分钟长《赛德克·巴莱》片段(前导片),希望能以这段精心打造的前导片吸引国、内外资金,将当年领导雾社抗日事件的赛德克族英雄莫那鲁道转换成现代的银幕英雄,带领出一股风潮,无奈在釜山电影节等地,卖家对《赛德克·巴莱》大表赞赏但却没有愿意投资。
2008年因执导电影《海角七号》票房获得佳绩,声名大噪。
[编辑本段]作品
导演
2008年-电影《海角七号》
副导演
1996年-电影《麻将》
2002年-电影《双瞳》
策划
2002年-电影《双瞳》
短片
1995年-《夕颜》(video作品,剧情片)
1996年-《对话三部》(16mm剧情片)
1997年-《黎明之前》(16mm剧情片)
1999年-《七月天》(About July,16mm剧情片)
2003年-《赛德克.巴莱》(试拍片)
剧本
1994年-“卖冰的儿子”
2000年-“赛德克.巴莱(真正的人)”
2003年-“火焚之躯——西拉雅”
书籍
《海角七号》为什么不能在大陆公映
上月初,来自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的消息表明:今年台湾最卖座的电影《海角七号》有望引进大陆。但近日又传出该片的引进临时被“喊停”。该消息迅速成为台湾各大报纸这几天关注的焦点。昨日,台北金马奖合作制片会议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台当局新闻局局长史亚平女士表示,台湾方面仍在努力推进《海角七号》引进大陆的事宜,希望该片能尽早在大陆放映。但中影集团新闻发言人翁立向本报透露,该片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是否引进还是未知数。■事件回顾媒体披露引进程序已终止《法制晚报》日前报道,此前一直盛传大陆将引进台湾热门影片《海角七号》,并有望在年底贺岁档上映。不过该报报道,大陆暂时不会引进这部影片。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片的引进程序目前已经终止。至于原因为何,相关知情人称目前尚不清楚,但暂时不会引进已确定。今年10月,《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对媒体透露,该片可能引进大陆。11月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台湾观看该片时,曾给出的评语是:“台湾的海很美,恒春很美,马拉桑很好喝”,还许下愿望,希望有一天,一定去看看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当月,中影方面告知本报记者,《海角七号》刚刚通过大陆审查,档期可能定在12月份的贺岁档,导演魏德圣则表示有意携主创人员赴大陆宣传。■各界回应台湾方面:仍在积极推进该片尽早在大陆放映台当局“新闻局长”史亚平昨天表示,目前台湾方面仍在努力推进《海角七号》引进大陆的事宜,希望该片能尽早在大陆放映。至于引进受阻的原因,台当局电影处长陈志宽表示,代理发行商龙祥电影公司的董事长王应祥告诉新闻局,10月下旬与中国大陆合作发行公司协调,并获告知中国大陆电影主管机关已审核上映后,双方在11月11日已就《海角七号》在中国大陆部分城市放映及分账问题,签署电影发行合作备忘书。龙祥原定11月20日寄《海角七号》影片至中国大陆,但却在19日接到中国方面以电子邮件告知:因与海关和发行公司有点问题要协调,可否等通知,稍晚两天交货。陈志宽表示,他们了解到的引进受阻的原因是技术原因,该片的引进也不是“喊停”,而是“暂缓”。据悉,台湾方面仍然在积极推进此事。陈志宽昨天表示,目前不知道大陆是否停止引进,大陆方面的说法是还在处理中,让等回复。可以肯定的是12月上不了。“如果该片能引进,是促进两岸电影交流的重要一步,希望通过努力能顺利放行。”中影发言人:引进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中影新闻发言人翁立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海角七号》的原始素材不达标,电影里头有一半以上是闽南话、客家话、日本话,大陆观众听不懂,但片方又迟迟没有提供相应的简体中文字幕。其次,今年贺岁档电影众多,档期已排满,“不可能现在说把哪部影片拿下来,让《海角七号》顶上”。而就市场因素的考虑,据中影方面了解,不少白领、大学生等人群已通过网络等途径观看了《海角七号》,该片也并不是那种“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影片,“如果错过了市场的最好时机,没人看了,不就赔本了吗,还引进干吗?”翁立表示,该片引进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目前尚未敲定会不会引进该片。但是他表示这其中并无政治因素的考虑,内容方面的问题是引进之后电影审查委员会负责的部分。导演魏德圣、李行:如果不能在大陆上映,会很遗憾“海角引进喊停”的传闻在台湾电影界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导演魏德圣昨天下午表示,11月确定卖出版权,发行商当时说尽量安排在12月中下旬,但没明确是否能安排得上。至于技术原因,作为制片公司很被动,主要是台湾和大陆发行公司处理技术的问题,具体细节他也不清楚。作为导演,他很希望作品能和大陆观众尽早见面。台湾导演李行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海角七号》取得了台湾近60年来最高的票房成绩,让台湾电影人很兴奋,开始对台湾的电影充满希望。在台湾这么流行的一部片子如果不能在大陆上映,真的很遗憾!李行还透露,他昨天一听到“引进喊停”的消息,就给大陆电影局打过电话,但得到的答复不是“喊停”,而是“暂缓”。有关人士表示,《海角七号》主要是描述台湾人的风土人情,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信华人看了都会很感动。
海角七号是 讲的是什么事情
《海角七号》讲述了在台湾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在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这个七拼八凑组成了的乐团,让演唱会监督友子小姐伤透脑筋的故事。
剧情简介:
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在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于是代班邮差阿嘉、小米酒业务员马拉桑、机车行鼓手水蛙、原住民警察劳马、老邮差茂伯、正读国小大大七拼八凑组成了一个“破铜烂铁”的乐团。
这让个性严谨、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伤透脑筋,其中总是不肯好好配合练团的主唱阿嘉更是无时无刻不惹毛她。
随着演出时间愈来愈近,两人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没想到一份装在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邮包里的过期爱情,竟在半世纪后,悄悄牵起了另一段跨国之恋。
扩展资料:
《海角七号》于2008年8月22日在台湾开映后,首周台北周末票房开出新台币198万元,排行当周票房第4名。上映113天的《海角七号》在台湾的总票房达新台币5.3亿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登上台湾电影票房史上排行第2名,仅次于《泰坦尼克号》。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