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数学课本(初一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大全)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初一上册数学课本,以及初一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大全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七年级上册所有的书有几本分别是什么一共多少元

初一上册一共有7本课本,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有些内地区语文、数学容、英语、政治、物理除了课本还有练习册和单元测试卷。历史、地里、化学除了课本之外还有填图册和地图册。生物初课本之外,要发20多本。

通过实验,教科书可以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内角等于180°的基础上,得到了理论证明,得到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然后,通过引入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引入了多边形的相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相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外角和公式。

扩展资料:

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1)能够运用有关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一些概念和性质进行论证与计算。

(2)能够使用直尺、圆规、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图形,并能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常用的基本图形,以及能解最简单的几何作图题。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运用数学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思维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数学(学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题

1、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2、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

整数和分数统称。0既不是数,也不是数。

(2)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

(3)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

(4)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符号,并用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4、有理数的乘除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的倒数是;绝对值是;相反数是。

(3)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异号得,并把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内容有哪些

初一数学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学生们一定要掌握扎实,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周长公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长方形周长=(长+宽)×2,C=2(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

3、圆周长=直径×圆周率,C=2π

面积公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长方形面积=长×宽,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²

3、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

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1/2(a+b)h

6、圆形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S=πr

7、扇形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圆心角度数(n)÷360,S=nπr²/360

以上是我整理的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初一上册一共有多少本课本分别是什么

初一上册一共有7本课本,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有些地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除了课本还有练习册和单元测试卷。历史、地里、化学除了课本之外还有填图册和地图册。生物初课本之外,还有探究报告。这样一共大概要发20多本。

扩展资料:

初一的书籍有很多义务教育版,而且还要看是哪个地区的。还有许多的地方课程,也就是特别的个省规定要上的课。语文书、数学、英语、物理、政治、中国历史、生物这是义务教育所规定的。

每个学校的版本不一样,有的用人教版教科版,有的用鲁教版等。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初一上册数学课本和初一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大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