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检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单检”,就是一人一检,即一个人的样本使用一个采样管。所谓“混检”,就是多人一检,即多个人的样本使用一个采样管。
单检和混检适用那些人?
新冠病毒核酸“十合一”及“五合一”混采检测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快速筛查低风险人群,在人群总体阳性率较低(0.1%)时更为适宜。但是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区域人群等高风险人群检测,建议采用单采单检。
核酸检测前注意事项:
1、禁食在核酸检测前两小时不应进食,因为在采集过程中,棉签触碰到扁桃体等部位,一些人会有恶心感,若发生呕吐、喷溅等情况会污染环境。
2、忌口采样前半小时,尽量不要抽烟、喝酒、嚼口香糖,可能影响上皮细胞,干扰结果。
3、病情告知如既往患有血液病、咽喉疾病、服用抗凝药等相关危险因素,需要在采样前告知医务人员。
4、做好防范措施在等待检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佩戴口罩,且尽量相距1米,有序排队。
5、备好口罩等物品携带个人身份证或户口本,非本地户口的居民携带居住证进行采样,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方便随时更换。
由于医护人员防护严密,可能听不清讲话,建议提前将手机号、家庭住址、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写在小纸条上,不要太小,字迹清晰,可节约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6、注意卫生核酸检测前后都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拭双手。
核酸10人混检有异常的概率是多少
概率是百分之五十。1、核酸混管也就是多人混检,是将多人的拭子样本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混管结果出现异常说明混管内可能有阳性,但不确定是谁,也不确定有几人,也有可能全部是阴性的。
2、而导致全阴性也就是假阳性的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样本被污染了,可能出现假阳性的情况,尤其是混检时样本和样本之间容易发生交叉污染,其他阳性样本清理不及时的话就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所以核酸混管异常不一定就是阳性。
3、核酸10人混检有异常怎么办?核酸混检一般是10个人的样品在一个管中检测,如果混检出现异常,有一个阳性结果,就代表10个人中至少有1个人异常,需要立即进行单独进行隔离,同时将单样检测复核,这样能筛查混管内人员具体哪一个是阳性。
4、如果收到混管异常的短信,建议不要惊慌,及时等待相关人员进行复核以及流调,耐心等待复核人员上门进行核酸的采样和检测。
混检是多少人一起
混检是将多人的标本混合于同一检测管开展检测。例如10合1混检,表明在核酸检测采样时以10个人为一组,将检测的10人样本都放到一个采样管里并送到实验室检测。
核酸的混合检测,大幅提升了核酸检测能力,降低了个人检测费用负担,也不影响出具检测报告的时间。单检和混检实验室检测时间是一样的,但相比单检,混检更适合大批量、团体型筛查。
在疫情小范围暴发时,使用混合检测可提升效率,起到多筛查,早确诊,减少传播,节约社会成本的作用。人群是否适合开展混合检测,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执行,开展检测的医疗机构须按照市卫健部门技术要求和标准实施。
做核酸检测要注意的事项
1、前往检测点做核酸检测的时候,要佩戴好口罩,而且最好准备一两个备用口罩。当戴的口罩弄脏了,才能有新口罩替换。
2、做核酸检测之前的两个小时,建议不要吃东西,以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呕吐的情况。
3、等候检测的时候,要记得前后人员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避免亲密接触。遇到熟人不要聚集在一起聊天,有啥想说的,用手机聊天就好了。面对面近距离交谈的话,交叉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4、不管是做核酸检测的时候,还是取报告的时候,都需要认证合一,所以一定要带上身份证、收据等材料,以免届时出现材料不全的情况,影响做检测及拿报告。
20混检有异常,同一批人算密接吗
20混检有异常,同一批人算密接要视情况而定。
20混1是将20人的20拭子样本放到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这样可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如果20混1出现阳性的话,会将管内所有人暂时单独隔离起来,之后再进行单采单检,复核后得到的结果就能知道具体谁是阳性。
而其他不是阳性的人是不是密接要根据核酸检测时排队登记的顺序来定,一般不会将所有人都算为密接,只有在做核酸排队登记时和阳性感染者密接接触的2~3个人划分为密接进行管控,采取相应的隔离管控措施。
疫情期间小知识
1、科学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如处于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厢式电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时,需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佩戴口罩时切记: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注意:不要上下或者内外反戴口罩,更不要戴口罩时露出口鼻。
2、勤洗手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