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防疫加码六不准的问题,以及和防疫十个一律内容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疫情防控六不准的内容是什么
一、严禁不服从组织安排和统一指挥,对抗上级疫情防控督导检查;不准对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严禁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脱离实际、层层加码,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准擅离职守、临阵退缩、失职渎职。
三、严禁瞒报、谎报、迟报、漏报、错报疫情及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信息;不准擅自发布、传播、泄露非公开发布的疫情防控工作信息,以及通过任何形式编造、传播、散布虚假疫情信息或发表有关疫情不当言论。
四、严禁耍特权、搞特殊,不配合防疫检测、排查、报备、登记,不执行隔离规定以及封控区、管控区等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不准隐瞒个人及家属旅居史、接触史等涉及疫情相关情况,或为亲属等利害关系人逃避管控提供帮助。
五、严禁贪污、挪用、截留、抢购、挤占、滞留疫情防控款物;不准在调配使用中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挥霍浪费。
六、严禁以疫情防控为由,对群众、企业合理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或随意提高办事门槛甚至搞“一刀切”停止服务;不准漠视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人身和财产损失。
防疫十不准十严禁
十不准:
1.不准未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口罩进入医疗机构
2.不准未测量体温进入医疗机构
3.不准未查验健康码进入医疗机构
4.不准不询问流行病学史进入医疗机构
5.不准未设置发热门诊(哨点)的医疗机构接诊发热的首诊患者
6.不准虚报、瞒报、漏报发热患者信息
7.不准失访发热患者追踪去向
8.不准快递、外卖等非就诊需求人员进入诊疗区域
9.不准住院患者非医疗需要离开病房
10.不准“应检尽检”人员漏检、失检。
十严禁:
一、严禁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服从组织安排和统一指挥,在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自行其是或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
二、严禁不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在防控工作中玩忽职守、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临阵退缩、消极应付,擅离职守、脱岗漏岗、行动迟缓、贻误工作等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严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组织或参加不符合防疫要求的培训、聚会、聚餐等群体性聚集活动,拒不落实“喜事缓办、丧事简办”等要求,违反规定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等行为。
四、严禁以疫情防控为由,对群众、企业合理诉求消极应付、简单粗暴,或层层加码、随意提高办事门槛,甚至简单搞“一刀切”停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搞“表格抗疫”,增加企业负担,以及其他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五、严禁值班人员擅自离岗、脱岗、缺岗、串岗或私自替班、换班,对抗上级督导检查,对督导检查反馈问题不重视,虚假整改、书面整改,必须保持通讯畅通,不得贻误防控信息上传下达。
六、严禁耍特权、搞特殊、使性子,不配合相关单位防疫检测、排查、登记,故意隐瞒自身和共同生活人员行程轨迹、身体状况等涉疫相关情况,以任何借口妨碍、干扰、影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或为亲友及其他特定关系人逃避管控提供帮助。
七、严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弄虚作假,瞒报、谎报、漏报、迟报、错报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数据、信息,或者隐瞒个人及亲属旅居史、接触史等涉及疫情相关情况。
八、严禁擅自发布、传播、泄露非公开发布的疫情信息,甚至编造、传播、散布虚假疫情信息或发表有关疫情不当言论等行为。
九、严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利用职务职权便利,贪污、挪用、截留、挤占疫情防控资金和物资,以及在调配使用过程中存有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挥霍浪费等行为。
十、严禁发生其他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并接受有关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同防治传染病有关的食品、药品和水的管理以及国境卫生检疫,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第七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法的行为
国家卫健委六不准是什么
国家卫健委六不准是对返乡过年的一种政策,其内容为:
1、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措施;
3、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
4、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5、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
6、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期限。
扩展资料: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2021年1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近期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的“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明确表态;这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
对明显违反返乡加码“六不准”的地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予以通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立即整改。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盲目加码就是“懒政”!国家卫健委公布返乡加码“六不准”
2021春节返乡六不准返乡措施不能擅自加码
随着春运的来临,春节也距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但是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不少的市民对于春节疫情的防控有着很大的关心,返乡之后是否需要进行隔离,核酸检测要求究竟是什么,居家监测对象又是哪些呢。
春节返乡防疫要求返乡防疫要做到“六个不”,地方执行明显违反的要通报整改
“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各地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具体来说,对于北京市以外的省份,要做到“六个不”:
①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②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
③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
④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⑤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
⑥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
各地应该及时纠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执行政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居家监测≠被贴封条据新华视点报道,有群众反映,其从低风险地区返乡前咨询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幸福里社区防控政策,回应是不隔离,但返回后家门却被贴上封条,严禁外出,社区说这是当地政策。国家卫健委规定,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鸡西这种“一刀切”式管控政策之下,疫情风险等级划分还有什么意义?
对明显违反返乡加码“六不准”的地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来源:中国政府网、央视新闻新华社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