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上海国际饭店创始人,以及上海唯一的七星级酒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上海五星级酒店, 创始人是谁
1、上海锦江饭店久负盛名,作为知名的五星级酒店,这里接待过5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张爱玲最爱在这里构思、创作。它已经成为了上海滩的标志之一。而创始人董竹君也开始被大家所熟知,她的一生可谓传奇,活出了很多女性理想中的样子。
2、董竹君出生于贫困之家,父亲是洋车夫。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为我们描述了那个时代车夫的辛酸生活。军阀混战国家动乱不安,一家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迫于生计,她沦落青楼卖唱。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在这里她结识了北伐军四川总司令夏之时。自己赎身之后与他结为夫妻。
3、好景不长,婚后的夏之时一反常态加上仕途不顺,开始频繁且严重的家暴。而董竹君连生四女,婆家人开始对她冷眼相对。既然过不下去,那就离婚!她独自带着四位女儿开始了流浪生活,一度有轻生的念头。年少吃苦的她终于在1935年熬了出来,创建了锦江菜馆,招牌菜是香酥鸭子。卓别林来中国专门到此吃这道菜。小店饭菜可口,生意奇好,上海滩当仁不让的老大,杜月笙到此吃饭,还得排队等候。
4、这杜月笙也是个暴脾气,有一次等的实在太着急了,就对董竹君说:钱和房子你缺什么我给什么,尽快把店面扩大吧!然后小店开始了初具规模的扩展。后来还是碍于杜老大的面子,上海法租界破天荒给她签发了营业执照。名气越来越大,已经不局限于上海滩。以至于当时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除了张爱玲喜爱在此处创作之外,郭沫若在上海最难的那段日子,锦江菜馆承包了他的日常饮食。郭沫若为了感谢就写了好多诗送给董竹君。
5、作为坚强女性的代表,董竹君极具爱国热情。上海解放之后,深知国家有难。董竹君将自己十几年来赚的所有钱奉献给国家,还包括自己的大房子。从小吃惯苦的董竹君居住在一个普通的小房子里。她仅仅留下了郭沫若送给她的字。一个极具民族大义的女人,为了国家奉献她的一切,锦江饭店能有今天离不开她的苦心经营。她值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
上海和平饭店创始人
1、上海和平饭店的创始人是维克多·沙逊。
2、维克多·沙逊是上海和平饭店的创始人。沙逊是英属印度籍犹太商人,来华后依靠进口棉纱和棉布起家。沙逊是在20世纪初来到上海,当时上海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他看中了上海的发展潜力,并决定在这里开展他的商业活动。
3、沙逊在上海的商业活动非常成功,他通过进口棉纱和棉布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随着他的财富不断增长,他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酒店业的商机,并决定在上海建造一家豪华酒店。这就是后来的和平饭店。
4、和平饭店于1929年开业,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酒店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欧洲和亚洲的文化元素。和平饭店很快成为了上海社交圈的中心,吸引了众多的政商名流前来入住。沙逊对和平饭店的管理也非常精细,他聘请了专业的管理团队,确保了酒店的运营顺利。
5、总的来说,维克多·沙逊是一位非常有远见和才能的商人。他看到了上海的发展潜力,并通过进口贸易和酒店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和平饭店至今仍然是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人们缅怀他的一种方式。
上海锦江国际饭店创始人是谁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繁荣的城市,在上海有无数的酒店饭店,其中一家是非常出名的锦江饭店,那么上海锦江国际饭店创始人是谁呢?
1、董竹君(1900-1997),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江苏上海(今上海市),祖籍通州直隶州东灶港镇闸桥村(今属南通市海门区包场镇)。近代知名女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2、其祖祖辈辈农耕赶海于通州东灶港,其父董同庆26岁时赴上海谋生,以拉黄包车为生,由于生活所困,无奈之下在她12岁那年将其押给青楼做三年“清倌人”,卖艺不卖身,沦为青楼卖唱女。在妓院里,董竹君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以心相许,逃出了妓院,与夏之时结婚,并随夏之时一起来到日本。
3、在日本,董竹君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和文化。四年后,她随夏之时回到成都,夏之时就任四川都督后,她成了四川省都督夫人。然而,家庭里的封闭与落后,使刚刚开始新生活的董竹君感到窒息,最终与丈夫夏之时离婚,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四川,来到上海。
4、历经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闯过无数无法逾越的难关,她周旋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黄金荣、杜月笙等权贵们之间,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1949年后,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1997年的12月6日,董竹君安然去世,终年97岁。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上海锦江国际饭店创始人是谁的全部内容了。
上海国际饭店老板是谁
1、吴鼎昌,当时任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储蓄会主任的他,在1932年提议,在上海建立“远东第一高楼”的标志性建筑,设想借此树立储蓄会“实力雄厚、信誉可靠”的形象。
2、美商信通汽车公司经理卢寿联得知后,向发起人吴鼎昌提议“开一家豪华饭店要比建办公楼更赚钱”,储蓄会因此决定改为兴建国际性大饭店,并邀请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负责设计。
关于上海国际饭店创始人,上海唯一的七星级酒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