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得名(鼓浪屿的地理位置)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鼓浪屿的得名这个问题,鼓浪屿的地理位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鼓浪屿3个雅称是什么

鼓浪屿的3个雅称分别是圆沙洲、五龙屿、圆洲仔。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鼓浪屿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厦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扩展资料:

鼓浪屿的名称由来:

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鼓浪屿的传说:

1、五龙戏珠传说

鼓浪屿原叫五龙屿,因为整个岛的形状像五龙戏珠,那颗珠就是日光岩,五龙就是岛上的五座山(笔架山、兆和山、骆驼山(母龙)、旗尾山(英雄山,公龙)和升旗山),分别从海边向岛中心延伸,像五条龙从九龙江出海口爬上岛。

公龙逮鸡给下蛋的母龙吃,两山间的鸡蛋糕石就是龙蛋。只因官员听不懂闽南话,误把五龙屿听成鼓浪屿。

2、日光岩由来传说

日光岩,伯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由日光岩和琴园组成.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

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是鼓浪屿最高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鼓浪岛

厦门鼓浪屿的来历

鼓浪屿,孤悬厦门西海中,宋元时时称「圆沙洲」,明代始称鼓浪屿。因为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响,人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据考证,鼓浪石系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受到海水冲蚀逐渐形成的。

鼓浪屿又称什么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5分钟可达。面积1.78平方公里,2万多人,为厦门市辖区。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主要观光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35个著名景点之一。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鼓浪屿各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乃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鼓浪屿得名来源于什么地方 鼓浪屿得名主要因为什么

1、被称为鼓浪屿是因为岛西南方海滩上的一块两米多高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的时候就会浪击礁石,这个声音特别像擂鼓,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2、鼓浪屿形状不规则。周长2.85英里,长1.1英里,宽0.72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大堆花岗岩石散布其上,其中岛之中部偏南的那块岩石最高,海拔有302英尺。以形态丰富的岸线、水域为边界,以日光岩、笔架山、升旗山等由自然地貌变化而形成的冈峦起伏的山地景观为主体的自然形态,融汇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园林等人工形态的景观综合体。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